查看原文
其他

韦斯·安德森电影风格终极指南

GaiaDaily GaiaDaily
2024-11-19

图片来源:Philippe Antonello/Touchstone/REX/Shutterstock.


韦斯·安德森(Wes Anderson)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,大学本科时,他主修哲学。曾作短片《瓶装火箭》(Bottle Rocket),并在1994年于美国圣丹斯电影节(Sundance Film Festival;世界三大独立影展之一)进行展映。但是除了制片人波莉·普拉特(Polly Platt),没多少人对此片感兴趣。后来普拉特给詹姆斯·劳伦斯·布鲁克斯(James Lawrence Brooks)看了这部短片,安德森的电影事业得以展开。


韦斯·安德森的导演风格


安德森的导演方式是流行电影界中最直接的。他的电影中会精心布置很多细致的视觉元素,而且刻意让观众“捕捉”到这些饶有深意的细节。


韦斯·安德森的电影美学是刻意为之的。这听起来挺容易,但操作起来很困难。他给观众“一勺一勺”地投喂情节线索,同时让他们享受其中。他的电影十分有趣,安德森本人也是在职导演中,为数不多的能够高超调动繁杂色彩的导演。


在《水中生活》拍摄现场的韦斯·安德森

图片来源:Philippe Antonello/Touchstone/REX/Shutterstock.


安德森工作非常勤奋,有想法,想象力也很丰富。他电影中的视觉美学是他本人心理的投射。无论是昆丁·塔伦蒂诺(Quentin Tarantino)、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(Steven Spielberg)还是克里斯托弗·诺兰(Christopher Nolan),观众都很难从电影视觉风格中认出他们的作品,但观众能一眼看出哪个是安德森的作品。


电影视角——小男孩视角


韦斯·安德森习惯从小男孩的视角讲故事,他电影中的世界像是他童年的写照。无论是色彩搭配、服饰、场景设计还是技术,电影中的一切都像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来的。


一些观众认为安德森的电影充满男性气质,这不容否认,毕竟故事是从年轻男孩的视角讲述的。但是他的电影算不上“阳刚”,因为主角都带有孩童般的探险特质。


剧本特点——投喂线索


在主体拍摄开始之前,安德森的剧本就已经完全写好了。他不会因为预算少而限制自己的想象力,而是把想写的都写下来,再考虑如何去实现它。


他在视觉呈现上也很精准,他知道每个场景里的细节应该如何布置,而且会花大力气为观众提供情节线索。如果电影人物收到了一封信,安德森绝对会把信的内容给观众看。这种精准把控、对信息的强调正是安德森独有的风格。

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就是由这本介绍册开启

图片来源:数英网 DIGITALING



人物特质——矛盾体


安德森电影中的人物都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世界观,所以当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与所想相去甚远时,就会显得脆弱和痛苦。


《天才一族》(2001)剧照 

图片来源:Pinterest


这些人物都是矛盾体,比如孩子看起来像大人,大人的举动像孩子。在《天才一族》(The Royal Tenenbaums)中,比尔·默瑞(Bill Murray)演一个心理医生,但他自己的心理状况就很不稳定,妻子还得了抑郁症。《青春年少》(Rushmore)中,詹森·舒瓦兹曼(Jason Schwartzman)演的天才少年屡屡在学校挂科。


《青春年少》(1998)剧照

图片来源:豆瓣电影


各种角色的所作所为对世俗标准而言是“不得体”的,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,观众还是很爱他们。


视觉美学:色彩运用


安德森在电影里用很多不同的颜色组合,每个场景的色彩搭配都独一无二。正如他刻意的导演风格,这些颜色组合也是有意为之。而沉闷的棕色、黄色和红色是安德森常用的三种颜色。


颜色能调动观众的感情,而如果配色不同、周围环境不同,同一种颜色也会激起不一样的情绪。


《瓶装火箭》中的配色选择

图片来源:AnOthermag.com


比如上面的例子,棕色和橘色带来一种灰暗的风格,和整个电影保持一致。《天才一族》中的颜色与时代背景、地点、人物都十分契合,像是这部电影的一张名片。



《天才一族》中的配色选择

图片来源:AnOthermag.com


有时韦斯·安德森又经常用亮色、高度饱和的颜色。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(The Grand Budapest Hotel)就是这样。



图片来源:Sanity Plants


色彩是他给观众的暗示。我们以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为例,分析一下安德森如何通过色彩给观众情节线索。几名角色进入电梯时,电梯内饰是亮红色,角色亮紫色的制服也十分惹人注意。然而,穿着大红色的D夫人却渐渐被吞噬在背景中,似乎她在观众眼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,为何如此安排?也许是因为在不久后,D夫人就会被杀害。然而对比之下,年轻的大堂服务生零(Zero)和古斯塔夫(M · Gustave )的颜色非常显眼,这表明他们对后续情节推动非常重要。


在《Color Consciousness》(1935)一书中,作者Natalie Kalmus 认为不用某种颜色也是一种色彩运用方法。因为人眼已经习惯了有色彩的世界,如果某种色彩缺失,会让人感觉不自然。“大脑会想方设法补充缺失的色感,类似于在无声电影中脑补声音。而黑色、灰色、白色的单色会给人一种感觉,让人在心理上觉得单色就是‘有趣’的反面。”


图片来源:豆瓣电影

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中,古斯塔夫在D夫人的遗嘱宣布会上被德米特里(Dmitri)威胁,观众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了德米特里:他笼罩在很差劲的光线中,一直穿着全黑的衣服,直到电影结束。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他的穿搭,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他是缺少色彩的人,继而感觉他和故事里的其他人格格不入。


图片来源:豆瓣电影


影片中,死神似乎总与德米特里相伴。他的颜色总是黑色的,和饭店的粉色、员工的亮紫色完全不同。黑色只频繁在德米特里和他跟班的身上出现,让他的力量显得强大可怕。


图片来源:Vanity Fair


另一个缺失颜色的镜头是监狱场景。古斯塔夫被冤谋杀D夫人罪而入狱,他被关在冰冷沉寂的监狱中,和饭店的生活完全不同。他褪去了亮紫色的制服,身着黑白条纹相间的监狱服,让观众觉得似乎他的一部分也被剥夺了。


图片来源:豆瓣电影


虽然身在监狱,但M·古斯塔夫的做派依旧,从不屈服。画面过于贫瘠,颜色单一,和他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,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不安定之感。这种明显的不平衡暗示观众主角处于弱势,情况不妙。

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


进一步了解韦导在人物服装及字体上的选择逻辑



翻译:盖雅翻译小组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GaiaDaily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